從小時候學習握筆開始,鉛筆就一直陪伴著我們成長

沒想到我們卻對它有天大的誤解

那就是 — 鉛筆裡面根本沒有鉛!

最早的鉛筆源自於古羅馬時期,當時的鉛筆構造非常簡陋
僅用紙莎草紙夾著鉛條或鉛塊就拿來書寫,不過確實是有鉛的
 
 
而更接近現代鉛筆的發現,則是出現在 16 世紀的英國
一場狂風暴雨吹倒了一棵大樹,樹根底下露出許多黑色的礦物質
便是製作鉛筆的原料 — 石墨
不過在那個化學開剛始發展的年代,石墨被誤認成鉛
 
當時的人發現它非常適合作記號及書寫
因為石墨比較軟,需要將它固定形狀才好使用
它的外包裝也慢慢從細繩、羊皮紙等變成了木頭
而鉛筆這個名字也將錯就錯,一直沿用至今
 

說到鉛筆真正的成分石墨

它也是決定鉛筆「硬度」「濃度」的關鍵!
鉛筆是由石墨和黏土按比例混和而成
石墨添加得越多,筆芯越軟,顏色越深;
而黏土添加得越多,筆芯越硬,顏色越淺。
鉛筆上寫的 H 跟 B 就是代表著 Hard (硬度) Black (黑度)
為了區分不同程度才有了 HB、2B、4B 等標示
而 HB 介於中間值,深淺剛好,也被設做鉛筆的標準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