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紙張的尺寸,腦中就會浮現 A3、A4、A5、A6

又好像還有 B3、B4、B5、B6?這些規格到底有什麼差別呢?

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吧~

 
小編以前要輸出作品集的時候就曾經鬧過一場烏龍
本來想印 B5 結果印成 A5,拿到手上想說怎麼變這麼小啊?
只好再花錢重印,從此再也不會分不清楚誰大誰小了
所以認識這些規格是非常重要的!
首先,這些 A 系列、B 系列 是由國際標準組織制定的 ISO 紙度
而且不只這兩種,甚至還有一個很少聽到的 C 系列
為什麼要分成 A、B、C 三種呢?其實它們各自有常見的用途喔~
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 A4影印紙、A6明信片、B5筆記本之外
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:
A 系列 常用於印刷書刊、雜誌、事務用品、簡介型錄、一般印刷品及出版品
B 系列 常用於印刷海報、地圖、商業廣告及藝術複製品
C 系列 常用於印製 A 系列 印刷品的信封套及文件夾之用
 
而最重要的是,這麼多規格要怎麼記?
 

A、B、C 系列都有由大到小編號為 0-10 的規格
每一個編號都是上一個號碼的一半大小,例如:A5 是 A4 的一半;A6 是 A5 的一半
( 因此一張 A4 紙可以印 4 張 A6 明信片 )
所以其實一個系列只需要記住一個尺寸,就能推算出其他規格囉~
再來大家一定也想知道,那 A、B、C 系列 到底誰比較大呢?
 

根據小編慘痛的經驗 (?) 可以得知,B 比 A 大!
而很少聽到的 C ,是由 A 和 B 的尺寸幾何平均而求得的
且常作為 A 系列印刷品的信封,因此得到結論:B>C>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