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聽過免削鉛筆嗎?

你知道免削鉛筆是台灣之光嗎?

1960 年代,來自屏東鄉下的洪蠣先生,
年幼時家中經濟無法支援他讀太多書,因此他對自己子女的學習環境非常關心。
每天晚上他都會親手將女兒的鉛筆一支支削好,只為了讓女兒隔天上學都有尖銳好寫的筆可以用。
可惜鉛筆削再多都不夠,不是寫字太用力弄斷了;就是上學途中奔跑,筆在鉛筆盒中撞擊讓筆芯斷裂。
 

直到有一天,洪蠣下班回家,想到還要幫女兒削鉛筆,便將斗笠脫下,隨手往旁邊一疊斗笠堆丟。
 
這時候,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一個好點子!
 
如果把筆芯做成一節一節的,像斗笠一樣疊起來,寫鈍了就擠出一節新的筆芯來用
就不用再天天削鉛筆,也能避免備用的筆芯斷裂的問題了~
 

經過實驗後,「免削鉛筆」就此誕生,並於 1964 年申請到專利。
這件事也吸引了當時的企業家莊金池先生的注意,並決定以新台幣 800 萬元天價買下此專利權,
這筆錢於當時的物價足夠在都市買下十棟房子!
1967年,莊金池先生創立了百能文具公司 BensiaBensia 也是台語「免削」的拼音,
而 logo 的標誌也選用和免削鉛筆外型相似的火箭。量產後的免削鉛筆,也被稱為「火箭鉛筆」或「台灣鉛筆」,
行銷到世界各國,還登上了大英百科全書,聞名國際。